發布時間:2017-07-15 來源:本站
北京社區商業三年獲6億補助 推動企業加快擴張
發布日期: 2017-06-27 來源: 北京商報
北京社區商業再迎政策利好。5月24日,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商務委聯合舉行“2017年度商業便民服務設施項目投資補助申報工作”啟動新聞發布會,并宣布從今年開始,計劃連續三年內每年安排2億元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以資金補助蔬菜零售網點、早餐店等在內的新建或在建商業便民服務設施項目。
三年6億補貼社區商業
社區商業一直是北京市相關政府機構大力扶持的領域。在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燕瑛介紹,北京市發改委計劃每年安排約2億元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補助商業便民服務設施項目,以引導、帶動更多的企業投資商業便民服務設施的建設運營。時間暫定從2017年起,連續安排三年。
北京市發改委經貿處處長徐逸智表示,符合要求的企業可獲得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的投資補助。燕瑛介紹,2017年投資補助重點支持蔬菜零售網點(社區菜市場、社區菜店、生鮮超市、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早餐店、便利店、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等基本便民服務項目。
目前,蔬菜零售點、早餐點與市民需要還有一定差距。針對這一短期現狀,相關負責人介紹“疏解區域性批發市場、整治開墻打洞、清退馬路市場等疏解整治任務”的同時也提到,通過政府資金支持,鼓勵各區因地制宜,借助新建、改造、回購等方式補齊商業便民服務設施短板,緩解部分居民基本生活問題,同時引導社會企業特別是品牌化、連鎖化企業投資運營商業便民服務設施,有效規范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按照規劃,北京市內每個行政社區蔬菜零售網點數量應不少于2個。
本月初舉行的“市場疏解和品質提升市民代表座談會”上也曾提及,北京將做到“撤一補一”,保留民生功能。
推動企業加快擴張
盡管補助比例上限為不超過項目的30%,但對于有資金壓力的企業來說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
北京東單菜市場有限公司董事、書記張志群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單菜市場和平里店成立之初投入約2000萬元,租金、裝修等費用約有450萬元,目前已經收支平衡。據悉,東單菜市場和平里店的物業所有權歸屬于北京東方奧天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東單菜市場為該公司旗下的一員,隸屬于東城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成立之初,所有投資均為公司自身承擔。張志群預計在2018年門店將實現盈利。
以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的投資補助計算,東單菜市場投入的2000萬元,可對應600萬元的補助。
新發地也對這一政策比較感興趣。據悉,此前新發地部分門店已爭取過北京市的扶持及門店所在區里的扶持政策,新發地總經理張月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企業拓展的資金壓力比較大,如果能夠拿到項目30%的資金扶持,將有助于加快企業的拓展速度?!靶掳l地門店規模1700-1800平方米,2000萬元約可開4、5家店?!遍_10家店就投入4000多萬元,資金扶持意味著原有資金能開更多門店。
對于規模相對較小的社區店來說,資金補助對于規模的拓展意義更甚。在社區賣菜20多年的新發地百舸灣負責人韋玉華看來,在2010年開始做蔬菜直通車,后來建設菜籃子社區直營菜店。據他介紹,新發地百舸灣有100多輛社區蔬菜直通車,每輛車平均成本為20多萬元,每一輛直通車可覆蓋數萬名居民,營業一年左右一輛蔬菜直通車便會實現盈利。此外,新發地菜籃子直營店在北京已有200多家,據悉,一家50平方米的社區直營菜店可享受補貼金額20余萬元。
便民網絡與品質并舉
北商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首經貿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陳立平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進程中,便利商業布局經歷重構,同時社會面臨老齡化進程,因此,加密實體生活網點布局非常必要。投資補助傾向于一些社區生鮮超市及改造夫妻店將能較好匹配居民需求。
北京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張一平則表示,在城市疏解治理中,短期內百姓感覺出現不方便,但是政府上述措施就為了解決民生便利問題。事實上,城市社區商業的發展不僅僅是資金問題,也是商業項目的服務半徑、合規與否等具體的規劃和布局。
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全市共新建和規范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超市)、早餐、洗染、美容美發、家政、末端配送等便民商業網點2824個。全市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在城市社區覆蓋率達86.7%。今年1-4月,全市共建設提升蔬菜零售等7類基本便民商業網點349個(新建266個、規范提升83個)。
今年底前,北京將完成1000個便民網點建設提升任務,其中蔬菜網點200個以上,力爭完成300個。